(撰稿 廖晨怡)春暖花開,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蓬勃開展,根據(jù)市教育局關于開展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,我校于2023年4月23日組織21、22級共1500余名師生,開展了以“感受中華文明,傳承優(yōu)秀文化”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。
21級研學第一站到達應城市,參觀了湖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黃灘醬油釀造和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。古法釀造醬油是大富水流域的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,其中以應城黃灘醬油技藝最為典型。湖北應城市因豐富的石膏資源被譽為膏都鹽海,應城有中國開發(fā)最早的石膏礦,中國最大的石膏礦井,中國最大的石膏生產(chǎn)基地。400多年的礦業(yè)遺跡濃縮在應城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里,在這里同學們可以看到,石膏不僅能制鹽、入藥,還能用于建筑、工業(yè)等領域。
研學第二站來到了棗陽市漢文化研學基地,同學們換上漢服開啟了帝鄉(xiāng)漢文化的探索之旅。現(xiàn)場舉行盛大的研學開營儀式,拜孔圣人、行盥洗禮,學生向老師行感恩禮。拜師不僅是一種儀式,更是一種承諾,是對老師的承諾,也是對自己的承諾,從此以后要努力學習老師授予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,并且保持謙虛謹慎、不驕不躁的態(tài)度。同學們觀看了《御林軍開城迎賓》《登基大典》《絲路傳奇》《成語故事》等豐富多彩的活動,同時還親手描繪臉譜,親身體驗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;在活字印刷場館和古法造紙館內(nèi),畢昇所發(fā)明的活字印刷術活靈活現(xiàn)地展現(xiàn)開來;而當進入動物的世界,與動物同行更讓人感覺趣味橫生,也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光。
22級研學則去了應城市楚珍園,同學們走了風車谷,看了孔雀,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。陸游曾說: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?!背砷L的力量不僅僅來自于坐在教室里里學習課本上的知識,更是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的開闊視野。第一、木工制作;木工是以木材為基本制作材料,以鋸、刨、鑿、插接、粘合等工序進行造型的一種工藝,可制作筆筒、板凳、報架。第二、法制教育;培養(yǎng)中小學生的愛國意識、公民意識、守法意識、權利義務意識、自我保護意識,養(yǎng)成尊重憲法、維護法律的習慣,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,引導他們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,其中就包括布置法制長廊和布置模擬法庭。第三、蒙眼互打;在蒙眼情況下,用空氣棒在規(guī)定區(qū)域內(nèi)躲避攻擊,最先被海綿棒打中或雙腳離開了規(guī)定區(qū)域視為被淘汰,鍛煉集體合作能力和前期的溝通技巧,感受團隊統(tǒng)一指揮,一起達成目標。第四、剪紙;手工剪紙課堂,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、培養(yǎng)了學生的動手能力、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,更讓他們體會到了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接著來到了金卉莊園,在游玩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團隊協(xié)作的快樂,同學們積極配合完成任務的自豪感,增強了友誼,也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。
鮮衣怒馬少年時,且歌且行且從容。這次研學旅行,讓大家浮躁的、焦急向上生長的心沉淀下來,慢一點再慢一點,深入自然與文化深厚土壤,觸摸它帶有歷史感的心跳,繪出獨特的曲線,必將為青蔥年華添一筆濃墨重彩的印記。
編輯/核對 鄭海
2023年5月3日
(審核人:夏可)
上一篇:以夢想為筆,書青春華章 ——孝感生物工程學?,F(xiàn)場征文比賽
下一篇:成長,可以是一次研學旅行